【官方微信小程序】
成都蓓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主营产品:成都自费出书、成都自费出版、成都图书出版、成都出版公司、成都个人出书
认证过期

企业资料

普通商铺

成都蓓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联系人:钟老师(经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固 话:028-86730299

手 机:13982217676

产品搜索

用新发展理念引领新闻出版产业提质增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闻出版产业充分发挥国民经济重要产业的地位与作用,彰显在舆论引导、传承文明、凝聚共识、提高公众素质、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领域的基础性、战略性价值,在积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增强产业发展后劲、推进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等方面做出积极有效的探索: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结合国家舆论宣传工作重点,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坚守积极、正确的舆论引导阵地;适应经济发展,落实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创新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模式,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释放体制改革红利,落实国家行政审批事项改革要求,抓实产业的“放管服”改革,推动简政放权与宏观管理深度融合;强化政策引导与资金扶持,对于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要求相契合的优秀原创出版物及“走出去”项目进行重点扶持,一批兼具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精品涌现出来;推进传统产业跨界融合发展,一手抓传统出版产业向数字化、多元化转型升级,一手抓数字阅读、在线教育等新型业态发展;完善服务体系与强化版权保护,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倡导全民阅读,建立健全版权创作、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体系,净化版权环境。总体而言,新闻出版产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态势。

但是,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文化期待相比,我国新闻出版产业还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与差距,主要表现在:其一,创新力度不够,与人民群众思想活动的差异性和选择性匹配度不够,与数字化、智能化、移动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的适应度不够。其二,“高峰”相对缺乏,缺少具有国际和国内影响力、号召力的卓越作品,缺乏能够持续传承的精品力作。其三,均等化发展不平衡,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标准化、均等化发展程度的地域性差别较为明显,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差距较大。其四,新闻出版产业传统模块的转型发展之困与新兴业态的规范发展之困并存,两者融合发展模式还需探索、融合发展实效还需提升、融合发展动力还需增强,一些融合的商业模式、发展路径、手段方法还处在低级阶段。其五,国际竞争力不强,在国际舆论和国际文化竞争日益加剧的形势下,新闻出版产业融入“一带一路”等建设中的主动性、创新性不够,新闻出版企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影响力与全球知名企业之间的差距较为明显,并且面临人才短缺、资金不足、产品创新能力弱、经验匮乏等多重挑战,与文化强国建设的要求不匹配。

对此,新闻出版产业需要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积极主动作为,在提质增效上下足功夫、做足文章,加快向更高更优更强方向发展,巩固壮大意识形态和宣传舆论阵地,建设人民群众满意的精神文化家园,在传播党的声音、弘扬先进文化、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维护意识形态和文化安全等各个方面发挥更大更好作用。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深刻把握了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与实践,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各方面工作的指挥棒、红绿灯。推动新闻出版产业提质增效,必须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聚焦建设文化强国战略,走出一条社会效益为先、优质出版产品为重的发展之路。

一、

用创新理念激发引领发展新动能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发展全局的核心和基点,具有战略性、系统性、全局性的特征。新闻出版产业创新发展要适应经济常态化、文化全球化、传播多元化的新形势,主动应对产业攻坚任务,着力解决“为何创新”“怎样创新”问题,以巩固出版、发行、印刷产业在核心文化产业中的重要地位。

1.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数字化、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传统新闻出版产业的冲击明显,传统产业的受众面、贡献度、舆论引导能力等均受到显著影响,亟待推动传统新闻出版产业转型升级。融合科技力量,采用互联网、大数据、云出版等技术及现代生产方式,创新纸介质读物载体,改造传统创作、生产、传播形式,融合多种介质出版产品共存业态,推进信息化。聚合特色资源,坚持特色化道路,在内容开发集成、数字平台和专业数据库建设、教育资源价值深度挖掘、数字资源精准服务等方面凸显特色。整合人才队伍,在探索数字出版运作方式与商业模式的过程中锤炼、培训既有人才队伍,同时与高校、研究机构联合开展数字化转型升级专业人才培养,为传统产业输送高精尖人才。

2. 大力发展新兴出版业态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于2016年8月发布的《2015 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表明,数字出版保持高速增长,且业已成为产业发展的主要增长极,增长30.0%,占全行业营业收入的20.3%,对全行业营业收入增长贡献率达60.2%,增长速度、增长贡献率在新闻出版各产业类别中均位居第一[1]。创新数字出版载体,精准策应数字经济发展,把握新兴新闻出版业态的数字化内容、数字化生产、数字化传输的主要特征,发展数字化、网络化等出版新业态。整合出版内容资源,以互联网为平台,图文、视频、音频等为形式,阅读器、电子书等为媒介,建好全方位、立体式的深层资源开发利用平台,推进精品内容资源的数字化、产业化。适应传播方式变革,顺应内容创新、营销创新同体共生趋势,提高数字阅读设备的便利性和质量水平,实现线上传播与线下传播共存共荣。

3. 推动管理服务机制创新

《深化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对出版体制改革进行了顶层设计,关键在于落实重点改革任务和政策举措。健全管理机制,理顺政府主管部门与所属企事业单位的关系,推动主管部门由办向管转变、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履行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2],在网络出版管理、效益评价、市场准入与退出、版权保护等方面出新品、出精品,开展新闻出版传媒企业特殊管理股试点。改进服务手段,以简政放权、职能转变为突破口,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推进网上审批、并联审批,强化审批项目事中、事后监管,推进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标准化、均等化,健全新闻出版公共服务工作机制。加强市场监管,坚持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综合应用经济、法律、技术、行政等多样化手段,依法依规规范新闻出版市场行为,完善长效监管机制。

二、

用协调理念增强融合发展新活力

协调是融合发展的重要方法,揭示的是如何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新闻出版产业推进传统业态与新兴业态等方面的融合发展必须统筹兼顾,注重协调好三个关系,以拓展发展空间,弥补发展短板,增强发展活力。

1. 协调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

结构、质量、效益之间是辩证矛盾的关系,也是动态平衡的关系。目前,新闻出版产业发展存在差异性和不平衡,产业类别的发展存在薄弱环节或短板,制约着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提升。这就要求:优化结构,图书出版结构更加注重重印图书品类数量与总印数的增长,报刊结构更加注重向专业化和细分化的方向调整深化和转型,数字出版结构更加注重提高在产业中的占比,版权与出版物的输出与引进结构更加注重趋于平衡。提升质量,将质量意识、精品意识贯穿于出版物生产的全环节、全过程,把住内容质量的核心,发挥出版单位的主体作用和人才队伍的支撑作用,凸显主题出版和主流媒体的传播力与影响力。增强效益,坚持将社会效益放在首要位置,坚守出版导向,促进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2. 协调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一个国家内部的文化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在文化传统、文化需求、消费习惯、消费条件上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差异,有些甚至还很大[3]。有必要协调好这两者的关系。在软件层面,坚持需求导向,重点是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标准化、均等化服务体系,强化公共文化服务引导,满足人民群众对新闻出版业态的共性需求;抓好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倡导为不同地区、不同类别的服务对象提供差异化、分众化、精准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在硬件层面,建立完善并严格执行全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硬件设施建设、管理、运行、保障等方面的标准,保证共性要求的服务质量;倡导因时、因地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硬件设施的建设、管理、使用,尊重个性差异的探索创新。

3. 协调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市场参与者之间主要存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供求交换关系、生产者特别是同行业领域内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关系等两类关系。政府维护市场秩序,主要是着力维系这两类关系的平衡[4]。新闻出版产业的生产端应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产品供给能力和对消费需求的及时响应能力,持续不断供给优质出版产品,有效引导和创造消费需求。消费端应着力扩大消费市场,延伸产业链,尤其要关注阅读这个新闻出版产业的终极消费形式,在出版物生产、流通、传播过程中体现人民群众的文化主体地位。政府调节端应着力维系生产端与消费端的平衡,创新宏观调控措施,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有效促进生产端的公平竞争、自主经营,又有效保障消费者的自由选择、自主消费。

三、

用绿色理念提升繁荣发展新境界

绿色是繁荣发展的必要支撑,解决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新闻出版产业推进绿色发展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倡导绿色理念,培养绿色生产、消费观念,支持美丽中国建设。

1. 坚持价值导向

新闻出版产业的绿色发展首先需要解决如何在围绕价值这一核心要素的视阈下促进产业的持续发展与繁荣,更好地承担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播、辐射的使命。强化舆论引导,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守意识形态阵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新闻出版工作全过程、全领域,以高质量出版内容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引领时代思想潮流。实施品牌战略,以专业促创新、以品牌促提升,推进报纸期刊的专业化、品牌化建设,打造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引领时代潮流的出版精品,增进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

2. 清朗阅读空间

新闻出版产业的绿色发展应注重凸显文化“排浊吐氧”的绿肺功能,激发清朗、健康、向上的文化在产业绿色发展中的活力和能量。加强市场监管,以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健全的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加大版权保护力度和侵权打击力度,重拳开展“扫黄打非”,对重点出版物网络销售平台、网络淫秽色情信息进行有效地监测、监管、处理,净化线上线下新闻出版市场。加强行业自律,针对产业发展中的问题,特别是网络文学产业发展中存在的数量大质量低、快餐式消费、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侵权盗版泛滥、管理规则不健全等问题[5],引导新闻出版行业组织完善行业自律机制,促进自律与他律、道德坚守与法律治理的相互结合。

3. 倡导绿色出版

新闻出版产业的绿色发展还应发挥产业自身低消耗、低排放的优势,走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道路。特别是重点发展绿色印刷、数字印刷、按需印刷。树立绿色出版理念,尊重产业发展规律,尊崇绿色出版风尚,推动线上线下的互动融合,在出版理念创新、出版资源盘活、出版流程再造上着力,促进出版内容、平台终端、技术应用、人才队伍的共享融通,构建多轮开发、多次增值的出版传播新生态、新路径、新方式。采用绿色出版举措,筑牢绿色教育阵地,在出版内容中嵌入绿色科技、节能技术的前沿知识,增进读者对环境保护、美丽中国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增进践行绿色理念的自觉性;推行绿色生产方式,推进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印刷产业发展,增加绿色印刷产能所占比重,创建环境友好型新闻出版产业。

四、

用开放理念开创跨越发展新格局

开放是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强调的是怎样解决内外联动问题。新闻出版产业推进开放发展必须扩大内部资源开放共享,主动对外开放,促进与产业内外的交流合作共赢,构建各方力量协同的良好产业生态。

1. 扩大内部开放

当前,以新闻出版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引领为特征的产业开放格局成为新方向,必须坚持开放的思想观念,推进产业内部乃至文化系统内部的全方位、全领域开放,不能走封闭发展的道路。扩大产业之间的开放,把握从国内市场的单一性向开放型、外向型市场拓展的方向,以改革为主抓手,以改革促开放,推进新闻出版产业及其产业之间的综合改革、存量改革、协同改革,推动图书、期刊等各产业模块的人才、技术、平台、资本的开放,创建公平、开放、透明的产业环境。扩大机构之间的开放,打破图书出版单位、报社、期刊社、音像出版单位、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发行机构、版权管理单位等各个机构间的壁垒,推进机构间的彼此开放和联合发展,激发市场主体蕴藏的活力,并注重突出国有企业的主导地位,引导非公有制企业特色化发展、专业化发展,构建开放多元的产业发展格局。

2. 面向社会开放

新闻出版产业的开放发展离不开主动面向社会的开放,特别是在融合发展、协同创新、优质资源共享等方面,需要深化与社会的联系并开展实质性的全方位合作,以发挥社会资源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和促进作用。以开放的思维集聚资源,聚焦如何继续深化改革、如何深入融合发展、如何强化内容创新、如何提高人才素质等制约和影响新闻出版产业的难题,广聚社会资源参与、支持新闻出版产业发展,构建作者、编者、读者的利益共同体,促进新闻出版产业成为文化产业的核心力量。以开放的平台驱动创新,吸引社会资源共建科技创新平台、融合发展平台、产业合作平台、数据交换平台,学习借鉴其他产业中有价值的、管用的、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推进国内外产业资源的深度融合和高效配置,以提升新闻出版产业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的能力。

3. 坚持对外开放

针对新闻传播产业开放面临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必须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提升产业的国际影响力,这既是实施国家文化战略的内在要求,也是更好统筹国际国内两种资源的有效途径。在引进来上多下功夫,主动适应提高质量和效益的要求,着力提升引进国外新闻出版产业的先进内容资源、技术资源等,注重吸收其产业发展理念、技术创新能力、高素质人才,将优质资源融入我国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全领域、全过程,积聚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多种资源和有利要素。在走出去上多下功夫,主动承载更多的国家使命,策应“一带一路”、向世界推出中华优秀文化等重要经济、文化发展战略的实施,激励并倡导把内容资源、版权资源等资源推出去,积极参与国际新闻出版规则的制定、评估与认证,更好地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增强我国新闻出版产业的竞争力和话语权。

五、

用共享理念凸显持续发展新价值

共享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回答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新闻出版产业推进共享发展必须围绕出版惠民做文章,让人民群众享受产业发展成果。

1. 共享产业资源

当前,共享经济方兴未艾,对新闻出版产业的传统商业模式及现有的一些制度安排,需要积极拓展优质产业资源共享的深度与广度,实现优质产业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提升产业的整体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建立产业资源共享机制,探索建立完善知识生产资源、产权保护资源、数字平台资源等各类资源有偿共享标准和机制,协同推进新闻出版产业与其他产业资源之间的共享,并以此带动内容、信息、渠道、知识的共享。建立产业资源共享平台,以协同建立精品资源库、示范资源库等形式,抓住互联网经济发展契机,用“互联网+新闻出版”的方式,促进新闻出版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构建优质出版内容资源库和传播平台等,促进优质精品成果依托于共享平台在产业内外广泛共享。

2. 共享发展成果

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新闻出版产业改革发展成果是共享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既能有效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指数,又能延展新闻出版产业提供精准服务的覆盖面。对此,服务好全民阅读战略,用“书香中国”系列活动、主题阅读系列活动彰显全民阅读品牌价值,用优质阅读内容供给、优质阅读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数字化阅读发展增强全民阅读条件保障,用全民阅读“七进”工程、少年儿童阅读工程和重点群体阅读促进工程提升全民阅读质量水平,最大程度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履行好精准扶贫职责,既注重对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及困难群体、特殊群体提供精准扶贫,提升这类地区、家庭、群众的自我造血功能,又注重发挥新闻出版产业既有资源的作用,依托农家书屋等载体,保障群众的基本阅读需求,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3. 共享带动共建

共享离不开共建,共享发展强调的是参与和共享的包容性发展;而共建是为了共享,是推动共享的有力手段。新闻出版产业共享发展需要把准共享与共建的辩证关系。在现代传播体系构建上发力,发挥新闻出版在引导舆论中的主体作用,持续增强主流媒体的覆盖率,加强融合阅读学习、展示交流、文化传播等复合功能的实体书店建设,建设传播形态多元、传播渠道多样、传播终端多种,具有特色鲜明、传播便捷、覆盖广泛的立体式新兴媒体传播体系。在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上着力,持续扶持、培育、壮大行业龙头企业,引导企业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凸显这类企业在行业中的引领功能;谋划、建设兼具可行性、前瞻性的项目,凸显项目服务产业发展的带动功能;推进产业基地、产业园区建设,凸显基地和园区在产业发展中的集聚功能。

五大发展理念是统一性、综合性的,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发展理念。新闻出版产业树立和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关系到公共文化服务、产业良性发展和优质产品供给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其最终的落脚点在于实现新闻出版产业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内容声明:
1、页面所展示的企业/产品信息均来自网络114企业用户自行发布,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企业用户负责。
2、网络114提醒您购买产品/服务前注意谨慎核实,如您对产品/服务的标题、价格、详情等任何信息有任何疑问的,请在购买前通过电话/QQ/微信等沟通确认。
3、网络114提醒您所有预付定金或付款至个人账户的行为,均存在诈骗风险,请提高警惕。
4、如您发现页面内有任何违法/侵权信息,请立即向网络114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